群体性手机成瘾,源头在哪?手机成瘾「群体性手机成瘾,源头在哪?」
很难想象,在寻找了无数的答案后,兜兜转转地又回到了存在主义。也很难想象,能够抵御住漫无边际的虚无的侵蚀的,竟然是和虚无主义几乎师出同源的存在主义。或许,这也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般,在最为猛烈的剧毒花草旁边,一定会有解药。
图片来源网络:毒花‘狼毒’
20世纪,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,以及无数次局部交火之后。人开始思考存在的意义,也开始思考生命将会在科技的引领下走向何方。于是,最惨烈的时代背景下,却冒出了数以千计的思想潮流。人们纷纷在找一个答案,一个可以告诉自己生命的意义的答案。
而21世纪,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疯狂进化,人工智能,VR等各种以往科幻小说里才有的高科技产物纷纷出现,人类的精神世界又不得不面临着更深层面的挑战。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招手,但,我们是以如今的姿态去回应,还是要脱胎换骨,变成新人类?
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打空了人类的底蕴,在18-19世纪疯狂掠夺财富的老牌帝国也变得弹尽粮绝。尽管世界处于动荡之中,但是有识之士还是果断地选择放下恩恩怨怨(哪怕只是表面做做样子),而是发展经济。经济的发展,带来了全新的思想,消费主义让人看到了购买力和幸福指数的密切关联。
图片来源网络;以买买买为核心的消费主义
资本的世界里,钱就是生命线,钱就是快乐源泉,钱就是一切的根本。20世纪80年代,这样的狂拂整个世界。所有人都在拼命奋斗,而资本也如同神灵一般回应着那一小撮最为虔诚的信徒。在追逐物质生活的时候,人们可以忘却肉身的痛楚,忘却灵魂的空虚,而用酒精的麻醉,机械的轰鸣取而代之。人们不需要去关心什么精神世界,因而哪怕是最为精美的电影,也不过是流水线上的工业。
但是这一切终究是被打破了。因为世界的经济融为一炉的好处是“一荣俱荣”,坏处便是“一损俱损”。没有谁知道,危机是如何爆发的,除了身处那个金融大的时代下的投资者,没有谁能体会到那时的灰色绝望。经济的,全球性病毒的肆虐,思想的嘈杂,都在一次次撩拨着人类社会的神经。
图片来源网络:金融危机概念图
要么发火,要么发疯,要么发笑。
互联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,人人可以戴着面具而摆脱现实的一切枷锁。在最初之时,网民的戾气和破坏性几乎将整个网络世界化作无形的战场。当然,后来由于监管力度的增加,人们开始被动地创造出各种“梗”来传达自己的想法。
归根结底,整个互联网世界都是虚幻的。无论是游戏,还是短视频,无论是刷剧,还是听音乐。我们依赖于虚幻的引擎,沉湎于虚幻的享乐,就容易给我们带来虚无的世界感。我们越是沉醉于视听,我们就越是忽略了嗅觉,味觉,触觉。
图片来源网络:手机成瘾
我们并不是虚无的,而互联网是虚无的。窝在沙发上刷一天的手机,我们得到的并不是实打实的,去创造,去劳动所能带来的触觉的满足感。而是一幕又一幕的,由视听交织起来的虚幻的兴奋感。而这样的感受,当我们放下手机,关掉电脑之后,就将要荡然无存。因为我们是如此热烈地认可了那个虚无的世界,而漠视了我们眼前的真。
临海版权声明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